
0人評分過此書
- 序文 小小改變,換來大大競爭力
-
第1章3-12歲,是培養正向情緒的關鍵階段
-
01孩子鬧情緒時,不需商量,直接下指令
-
孩子無法判斷事情的輕重緩急,所以父母必須幫忙抉擇
-
孩子鬧情緒時,不要請求的問:「……好嗎?」
-
不懂得適時使用權威,等於在鼓勵孩子搗蛋
-
-
02孩子堅持自己的習慣時,應該尊重他
-
失去循序漸進的生活節奏,孩子會不知所措
-
熟悉的秩序與習慣讓孩子有安全感
-
孩子的新習慣或種種要求,有時只是想要指揮父母
-
-
03當「數到三」這句話的魔力消失時
-
過度使用「數到三」,會使它的魔力變薄弱
-
把「數到三」變成「數到十」
-
-
04即使孩子很聽話,仍要隨時提高警覺
-
事先預測孩子的行為,就不會把自己搞得神經緊張
-
-
05把伸出去的手縮回來,要讓孩子自己思考與行動
-
孩子企圖嘗試不熟練的事情時,要讓他自己去摸索
-
以引導、啟發孩子的判斷力,來代替直接幫助
-
-
06孩子懂得討價還價時,父母的態度要更堅定
-
別讓孩子討價還價的行為沒完沒了
-
別讓孩子討價還價的行為一發不可收拾
-
過度嚴厲也會逼孩子討價還價
-
-
07虛假、敷衍的讚美,對孩子才是真正的傷害
-
你的讚美是真心或假意,孩子能感覺得出來
-
過度讚美容易使孩子認不清事實與現實
-
讚美孩子的努力與堅持,不要讚美成就
-
-
08偶爾也要滿足一下孩子的好勝心
-
發現孩子不能接受失敗時,可先讓孩子停止遊戲
-
偶爾讓孩子賴皮一下,可消除其沮喪情緒並繼續努力
-
-
09孩子遇困難想放棄時,要對他多抱一點期望
-
讓孩子知道,自己若不努力,父母也不會伸手援助
-
父母低估孩子的能力,阻絕了孩子挑戰困難的機會
-
孩子有特殊天賦時,要讓他去挑戰潛能
-
-
-
第2章 做到9個「不」,孩子就能知進退
-
01孩子不需要十全十美的父母
-
父母很難不犯錯,所以不必鑽牛角尖
-
你只須是個稱職父母,不須十全十美
-
-
02不和年幼的孩子做朋友
-
做年幼孩子的父母,做青春期孩子的朋友
-
和孩子一起快樂玩耍,但避免和他成為朋友
-
與年幼的孩子發展出固定的互動模式
-
-
03孩子發生小意外時,不要大驚小怪
-
分辨孩子是因受傷而哭,或因受驚嚇而掉淚
-
對任何舉動都過度反應,會令孩子分不清行為的嚴重程度
-
-
04不要隨便對孩子作承諾
-
與年幼孩子的互信關係,原本就是單向的
-
不要為了安撫孩子或應付窘境而隨口承諾
-
即使事後彌補,也無法抹去孩子對父母的不信任感
-
-
05不要為了保護孩子而說「善意謊言」
-
不忍孩子受苦而美化現實,並無法真的安撫孩子
-
不美化現實,才能教會孩子面對現實生活
-
-
06拒絕之後,一定要解釋原因
-
切勿隨便編造理由拒絕孩子,會失去孩子的信任感
-
解釋拒絕原因,孩子才能判斷什麼可做、什麼不可做
-
-
07不要凡事道歉,以免孩子缺乏挫折忍受力
-
凡事道歉,是在暗示孩子,守規矩真是難為他了
-
父母卑躬屈膝,孩子就會掌控一切
-
別把「對不起」變成口頭禪
-
-
08不要因放不下身段,而逃避向孩子道歉
-
與其吼罵,不如來一個深情的擁抱
-
父母向孩子道歉,可教導孩子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
-
-
09孩子愛問「為什麼」,不必有問必答
-
好奇心與想要掌控環境,所以不停的問「為什麼」
-
如何分辨孩子問「為什麼」是因好奇或另有目的
-
當你被搞到耐心全失時,該怎麼辦?
-
-
-
第3章 做到9個「要」,幫孩子儲存競爭力
-
01要教導孩子認知自己情緒
-
引導孩子認知與確定自我情緒
-
幫助孩子理解,情緒是可以控制的
-
除了引導孩子說出感受,還要培養其包容力
-
鼓勵孩子談論負面情緒
-
-
02要多些鼓勵、少點責備
-
孩子擁有高EQ,就不會因父母偶爾的情緒失控而受傷
-
多責備、少讚美,易使負面情緒延續
-
-
03要教導孩子認知自我情緒,並尊重他人感受
-
培養孩子「善感的心」,隨時規範自己的情緒
-
4個步驟,教孩子懂得尊重自己、尊重他人
-
-
04要培養孩子「有禮貌」的好習慣
-
禮貌是教不來的,而是薰陶而來
-
提出要求時應有的禮貌
-
說「謝謝」是學習感激的第一步
-
說「對不起」,是體貼別人的開始
-
-
05要教導孩子自己做決定的技巧
-
時間、地點、狀況,是機會教育的關鍵元素
-
也許結果令人失望,但孩子的努力都會有價值
-
提供「有限的項目」,讓他做「選擇性的決定」
-
-
06要對孩子的恐懼有同理心
-
強迫孩子克服恐懼,只會加深他的陰影
-
讓孩子瞭解,你完全能夠體會他的感受
-
即使孩子不知道自己恐懼什麼,父母仍應體諒他的感受
-
-
07要放手,孩子才有學習獨立機會
-
在恰當的時候介入,孩子才有機會學習獨立
-
父母不應該做的事情
-
父母應該做的事情
-
-
08要對孩子有加倍的耐心
-
父母必須瞭解自己為什麼對孩子產生不耐煩
-
不耐煩情緒會導致事半功倍的結果
-
培養耐心的4個訣竅
-
-
09要偶爾讓步,讓孩子得逞、任性一下
-
偶爾讓孩子享受一下「偷襲成功」的喜悅
-
只要不危及孩子的安全與健康,有時向孩子投降也無妨
-
有時要讓孩子小小任性一下,好釋放其壓力
-
-
-
第4章 讓孩子行為不脫序的7個訣竅
-
01打罵雖有一時之效,卻留下永遠的負面影響
-
只能得到一時的效果,卻無法改變孩子的本性
-
打罵是在鼓勵孩子以暴力解決問題
-
打罵,也許會讓孩子怕你,但絕不會尊重你
-
-
02聽到孩子說「我恨你」時,別太認真
-
孩子對你說話惡毒時,不要跟他記仇
-
父母無條件愛孩子,孩子卻想脫離父母
-
想脫離父母,卻無力獨立,所以口出惡毒語言
-
輕鬆對應孩子的傷人語言
-
向孩子保證,他雖對你口出惡言,但你依舊愛他
-
-
03一旦決定去上班,就不要覺得愧對孩子
-
如果真的很想外出工作,就快快樂樂去上班吧
-
不要因為彌補的心態,而縱容孩子為所欲為
-
即使是全職媽媽,也要定期離開孩子
-
即使沒時間陪伴孩子,也要讓他知道你愛他
-
-
04規矩少又簡單,才能發揮最大效果
-
不須對孩子的所有錯誤都嚴格糾正,要視輕重而定
-
要清楚讓孩子知道你的要求是什麼
-
規則少、簡單扼要,孩子才容易記住
-
-
05孩子闖禍時,不要問:「是誰做的?」
-
執意查明「是誰做的」,容易養成孩子卸責的習慣
-
不要急著追究責任,而要向孩子明確指出問題的癥結
-
透過重覆詢問式的提醒,協助孩子記住規則
-
-
06孩子口無遮攔時,別因難為情而責罵他
-
諒體孩子的童言童語
-
不要斥責孩子,要趕快轉移孩子的注意力
-
快速而小聲的對孩子解釋
-
-
07多讚美、不壓迫,孩子就會少犯錯
-
孩子就是應該要有一個盡情玩樂的童年
-
不須要嚴格禁止孩子吃垃圾食物
-
讚美,可降低孩子犯錯的衝動
-
-
-
第5章 提升親子關係的8個高EQ技巧
-
01不對孩子人身攻擊,才能培養其自尊心
-
糾正孩子時要明確指出錯誤,但絕不可人身攻擊
-
孩子犯錯時,不要評估他的行為,只須說出你的感覺
-
常和孩子做一些有自尊的交談
-
不要杞人憂天,讓孩子有表現自我的機會
-
-
02孩子不會刻意犯錯,別把他當惡棍管教
-
孩子犯錯,要依情節輕重做適度管教
-
同樣的管教方式,每個孩子的回應卻不同
-
別讓飢餓和疲倦成為孩子犯錯的理由
-
管教沒有萬靈丹,但是可以預測孩子的問題
-
-
03徹底執行規矩,孩子才能學會保護自己
-
越堅定貫徹規矩,就越容易幫孩子養成好習慣
-
絕對不破例,孩子就會放棄測試父母底線
-
-
04事先提醒,可磨練孩子應付失望的能力
-
不要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,突然把壞消息告訴孩子
-
年紀越小的孩子,預告的時間要越短
-
不可養成凡事都事先提醒孩子的習慣
-
-
05漠視孩子的大吼小叫,他就會輕聲細語
-
對孩子的吼叫裝聾作啞、充耳不聞
-
-
06孩子在公共場所鬧脾氣時,父母絕不可妥協
-
孩子在公共場所耍賴時,該堅持原則或該妥協?
-
當你準備屈服時,必須先想好一個理由
-
-
07減緩孩子刻意搗蛋、作亂的3 絕招
-
假裝不知道或和孩子雞同鴨講
-
立場堅定且平靜的重覆同一句話
-
裝聾作啞、假裝很無聊
-
-
08情緒失控時,要給自己時間獨處
-
清楚讓孩子知道,你必須離開一下來冷靜情緒
-
適時獨處、冷靜情緒,以避免事後遺憾
-
父母暫時獨處之後,孩子會變得比較聽話
-
-
- 出版地 : 臺灣
- 語言 : 繁體中文
評分與評論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