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0人評分過此書
向山舉目:基督信仰靈修傳統七講
作者
:
出版日期
:
2024/11/01
閱讀格式
:
PDF
ISBN
:
9789577276452
名人推薦
「教師無處不有,惟缺向學之人。」――美國詩人溫德爾•貝里(Wendell Berry)
「周老師分別介紹了殉道、沙漠、修道、東正教、依納爵、加爾默羅,以及宗教改革與福音派在內的七個靈修傳統。不只有歷史背景及其時空發展的細膩書寫,也有聖經文本的相關敘事、關鍵性的神學主題、主要領導者的生平與貢獻、各個靈修傳統的精神與特質,最後還帶出與當代信仰生活的關聯與應用,可以說全面且生動地帶領讀者深入其境、同感一靈,令人耳目一新。」――鄭仰恩,濟南教會神學與教育牧師、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研發中心特約研究員
「本書所講的七種靈修傳統,或多或少的都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。這種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的靈修,可以因應處境,而有歷史中出現的七種傳統。歸根究底,都不外在耶穌基督裡去除老我、活出新生。但願這本書可以為上主使用,拓闊華人教會的眼光,幫助在不同處境之中的弟兄姊妹,操練對上主的專注。」――鄧紹光,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基督教思想教授
「周學信老師以他深厚的歷史神學家的基礎背景,從事基督教會二千年來主要靈修傳統的敘述,選擇了七篇主題,讓人能對基督徒靈修傳統有確切的把握,同時呈顯了七種靈修的特性。雖然基督徒靈修皆以基督的生命為中心,但不同的類型反映了基督徒靈修的多元流露及見證,同時也在其中指向同一的主旨:耶穌基督是信徒生命的一切。」――劉錦昌,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基督教教育中心前主任
「基督教靈修學的目標就是在愛和靈裡的自由中成長,活出蒙神喜悅的人生,以祂地上國度子民的身分施行祂的旨意。由於罪惡人性,我們必須不斷擺脫阻礙聖靈作工的事物。在聖靈裡生活就代表刻意捨去人的本性,為基督的聖靈而活。這樣做,就會與神親近。唯有神無條件的愛擄獲我們的心,改變我們的生命,才是真正的基督教靈修學。」――周學信,中華福音神學院教會歷史與神學教授
「教師無處不有,惟缺向學之人。」――美國詩人溫德爾•貝里(Wendell Berry)
「周老師分別介紹了殉道、沙漠、修道、東正教、依納爵、加爾默羅,以及宗教改革與福音派在內的七個靈修傳統。不只有歷史背景及其時空發展的細膩書寫,也有聖經文本的相關敘事、關鍵性的神學主題、主要領導者的生平與貢獻、各個靈修傳統的精神與特質,最後還帶出與當代信仰生活的關聯與應用,可以說全面且生動地帶領讀者深入其境、同感一靈,令人耳目一新。」――鄭仰恩,濟南教會神學與教育牧師、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研發中心特約研究員
「本書所講的七種靈修傳統,或多或少的都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。這種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的靈修,可以因應處境,而有歷史中出現的七種傳統。歸根究底,都不外在耶穌基督裡去除老我、活出新生。但願這本書可以為上主使用,拓闊華人教會的眼光,幫助在不同處境之中的弟兄姊妹,操練對上主的專注。」――鄧紹光,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基督教思想教授
「周學信老師以他深厚的歷史神學家的基礎背景,從事基督教會二千年來主要靈修傳統的敘述,選擇了七篇主題,讓人能對基督徒靈修傳統有確切的把握,同時呈顯了七種靈修的特性。雖然基督徒靈修皆以基督的生命為中心,但不同的類型反映了基督徒靈修的多元流露及見證,同時也在其中指向同一的主旨:耶穌基督是信徒生命的一切。」――劉錦昌,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基督教教育中心前主任
「基督教靈修學的目標就是在愛和靈裡的自由中成長,活出蒙神喜悅的人生,以祂地上國度子民的身分施行祂的旨意。由於罪惡人性,我們必須不斷擺脫阻礙聖靈作工的事物。在聖靈裡生活就代表刻意捨去人的本性,為基督的聖靈而活。這樣做,就會與神親近。唯有神無條件的愛擄獲我們的心,改變我們的生命,才是真正的基督教靈修學。」――周學信,中華福音神學院教會歷史與神學教授
- 推薦序1 受邀參與「向山舉目」的行列!/鄭仰恩
- 推薦序2 以耶穌基督為中心/鄧紹光
- 推薦序3 享受與天父的合一/劉錦昌
- 作者自序 一條信仰的康莊大道/周學信
-
導論 何謂基督教靈修學
-
一、如何定義基督教靈修學
-
二、靈修學與神學和解
-
三、多元主義時代的靈修學
-
正直
-
道成肉身
-
苦難
-
關係
-
操練
-
-
四、基督教靈修學的目標
-
-
第一堂課 殉道靈修
-
什麼是殉道靈修?
-
三種殉道類型
-
教會是什麼?
-
馬丁路德談教會的七個記號
-
殉道靈修的開始
-
殉道靈修的根本意義
-
十架是信仰的標誌
-
早期教會受逼迫
-
殉道靈修的核心
-
羅馬帝國迫害基督徒的四個原因
-
里昂的殉道事蹟
-
佩佩圖阿的殉道
-
坡旅甲的殉道
-
-
殉道是一種生活方式
-
-
第二堂課 沙漠靈修
-
奮鬥掙扎的人生
-
帶有目的的古怪行為
-
不流血的殉道者
-
為何是沙漠?
-
內心的黑暗
-
「不動心」:不受干擾的平靜
-
現代沙漠
-
-
第三堂課 修道靈修
-
修道院的韻律與節奏
-
聖經中的韻律與節奏
-
修道主義的根
-
埃及修道主義之父—— 帕科繆
-
東方修道主義的奠基者—— 大巴西流
-
奧古斯丁的修院會規
-
西方修道主義之父—— 努西亞的本篤
-
本篤修道院的影響
-
波尼法與伯達
-
-
第四堂課 東正教靈修
-
前言:今天東正教的普世狀況
-
東方與西方教會分裂的原因
-
東正教的靈修1:耶穌禱文
-
如何操練耶穌禱文
-
操練心禱的五個階段
-
耶穌禱文的特色
-
東正教的靈修2:聖像靈修
-
「聖像」的靈修意義
-
寫作聖像的屬靈經歷
-
兩幅聖像的屬靈意義
-
〈耶穌聖像〉
-
〈亞伯拉罕的款待〉
-
-
-
第五堂課 依納爵靈修
-
靈修是一座橋樑
-
依納爵靈修的四個特質
-
依納爵.羅耀拉的生平
-
依納爵神操
-
神操的主要目的
-
默想的禱告
-
默觀的禱告
-
重複的禱告
-
省察的禱告
-
每天的專題省察
-
屬靈的導引
-
-
基本原則與基礎
-
第一週:檢視良心與罪孽
-
第二週:默觀永在君王的生命
-
第三週:默觀耶穌受難,上十架,受死,埋葬
-
第四週:參與耶穌基督復活的生命
-
-
第六堂課 加爾默羅靈修傳統
-
亞維拉的大德蘭
-
接受呼召的過程跟背景
-
靈心城堡(七寶樓台)
-
第一個階段:滌淨之路(煉淨之路)
-
第二個階段:光照之路(啟蒙之路)
-
第三個階段:聯合之路(靈魂是被動的)
-
聖女大德蘭的神魂超拔
-
十架約翰的生平與性格
-
十架約翰的靈修教導
-
與神聯合
-
激進的剝去自我
-
心靈黑夜
-
默觀的禱告
-
基督作為中心
-
-
第七堂課 宗教改革與福音派靈修
-
基督中心的靈修
-
崇拜的核心是講道
-
改革運動的背景
-
宗教改革靈修的基本特徵:講道
-
十架神學與榮耀神學
-
約翰.加爾文的教導
-
與基督聯合
-
-
神的道和靈修的關係
-
福音主義是一種靈修形式
-
傳統詩歌的豐富神學和靈命教導
-
-
福音派靈修的四個特質
-
認信(歸正)主義
-
聖經主義
-
十架中心
-
傳福音導向或行動主義
-
-
- 附錄一 中文參考書目
- 附錄二 英文參考書目
- 附錄三 圖片來源
- 出版地 : 臺灣
- 語言 : 繁體中文
評分與評論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