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0人評分過此書
教改工作者駿武和淑惠夫妻,帶著好奇心旺盛的四歲小寶共走,完成徒步環島93天的壯遊!這是專職奶爸、上班族媽媽給孩子的「補償假期」一家三口共同結識土地生態的動態課程體驗鄉親、陌生人相助的台灣熱情處處相遇不平凡的生命故事開啟了眼界、勇氣、愛與希望……
為什麼不能放手讓孩子學習呢?為什麼孩子只能看些不能碰觸,不能摸的展覽呢?為什麼孩子只能接觸人工化的綠地及遊樂器材呢?為什麼孩子只能透過影片、圖畫,了解我們生長的台灣及世界呢?
本書作者駿武、淑惠夫妻倆都是社運、教育工作者,參與過地方教改運動、九二一大地震救災,也曾為社區大學講師、親職教育講師。他們從小寶出生起的那一天,夫妻倆就貫徹不被打罵、不威脅恐嚇孩子的「愛的教育」,更號召有相同理念的父母成立了共學團,不時帶著孩子上山下海,體驗台灣。
駿武爸爸、淑惠媽媽,以及他們四歲不到的小寶,一家三口,花了九十三天,步行千里環島一圈。駿武夫妻倆起心動念是基於: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,教育孩子成長,就要從認識斯土斯民開始。於是,大人將這趟旅行叫做「大腳小腳,走讀台灣」,小寶則稱做「環島走路教小孩」。
駿武夫妻一家三口的這趟的步行環島之旅,創下兩項前所未有的壯舉:一是徒步環島年齡最小,也讓我們跟隨小寶的敏銳五感,一起探索台灣;二是帶領你我認識熱愛土地的台灣鄉親的堅毅臉龐,這是台灣最美麗的小人物風景,感動駿武、淑惠夫妻倆,也一樣會感動你。
相信看完這本書,會讓你徒步環島的勇氣與信心大增,原來不常運動的肉腳夫妻+四歲娃娃,還是可以完成超省錢的徒步環島行,不過更重要的是將還引領你我對生活態度、教養問題、城鄉風貌、環境與經濟的取捨等問題的深度思考。
本書特色
一、生命教育:向散落在各地的台灣人學習,感受最美麗的庶民風景
這趟環島旅行是名符其實的「homestay」,透過部落格與臉書的分享與號召,駿武一家三口的徒步環島旅程中的三分之二天都接受熱情接待,而這些歡迎他們投宿的家庭,竟多達五分之四都素昧平生。作者總是被這些滿滿的善意給感動與啟發,因為他們總是不多問什麼,就是主動設想,一種類似母親或知己好友才會給予的細微照顧。而沿途獲得的幫助更是多到數不清,加油打氣、禱告祝福、送水和面紙、送水果……,最讓人感念在心的是那頂傳統斗笠、防曬袖套、解渴的青草茶,都是恰恰好需要的物品。果真印證了「每個人都可能是我們生命的啟迪者」、「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」。
二、環境關懷:參訪台灣重大土地生態議題,主動向在地鄉親獻上關切
讓孩子經歷不同多元的環境很重要!因此,駿武、淑惠夫妻帶著小寶走訪了台灣頭、台灣尾的山林、風景、古蹟、藝文場館等地,同時也參訪爆發環境議題現場,例如了三鶯部落、竹北璞玉自救會、竹南大埔事件、通宵反愷盛自救會、反國光石化、台東美麗灣大飯店開發案、新北市貢寮反核等環境生態議題現場,向在地居民主動獻上關切解與瞭解,傾聽最真實的聲音,令人動容的是,不曾從當地住民口中聽到苦水。作者慶幸結識這些在地英雄,希望台灣生態環境悲歌就此停歇。
三、親子共學:玩很大的親子共學環島遊程,一步一腳印以身作則示範教養態度
教改熱血父母,專為幼子「小寶」設計一趟徒步環島之旅,因為坐車沒意思、騎單車太快,只有「走路」才是最適合親子共學的步調,走走停停中享受親情交流、深度了解所見所聞,當然更刻意走進台灣爆發環境議題現場。這親子環島共走共學主題,就是一趟父母以身示範向台灣人事物學習,孩子自主探索台灣的旅程。除此之外,一家三口行走台灣千里,全程花費約六萬多元,堪稱超省錢的環島之旅,但最重要的目地在於換取無價的生命體驗,向孩子證明金錢非萬能。
四、生命勵志:激勵你大膽去體驗生命的精采遊記,幸福就在開始改變的那一刻
不老騎士激勵人心,相信熱血教改父母攜四歲不到的幼子赤腳環島的瘋狂環島旅程,應該更能挑動你的壯遊念頭吧!書中紀錄一家三口親身聞到、看到、聽到屬於台灣味道、影像及聲音,帶領讀者親臨實境經歷環島洗禮,注滿對生活的勇氣與希望,繼續向前行。台灣得天獨厚,讓你我可以在這一生中,隨時背起行囊,走出屬於自己的土地之旅,創造這一輩子誰也奪不走的生命禮物。
為什麼不能放手讓孩子學習呢?為什麼孩子只能看些不能碰觸,不能摸的展覽呢?為什麼孩子只能接觸人工化的綠地及遊樂器材呢?為什麼孩子只能透過影片、圖畫,了解我們生長的台灣及世界呢?
本書作者駿武、淑惠夫妻倆都是社運、教育工作者,參與過地方教改運動、九二一大地震救災,也曾為社區大學講師、親職教育講師。他們從小寶出生起的那一天,夫妻倆就貫徹不被打罵、不威脅恐嚇孩子的「愛的教育」,更號召有相同理念的父母成立了共學團,不時帶著孩子上山下海,體驗台灣。
駿武爸爸、淑惠媽媽,以及他們四歲不到的小寶,一家三口,花了九十三天,步行千里環島一圈。駿武夫妻倆起心動念是基於: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,教育孩子成長,就要從認識斯土斯民開始。於是,大人將這趟旅行叫做「大腳小腳,走讀台灣」,小寶則稱做「環島走路教小孩」。
駿武夫妻一家三口的這趟的步行環島之旅,創下兩項前所未有的壯舉:一是徒步環島年齡最小,也讓我們跟隨小寶的敏銳五感,一起探索台灣;二是帶領你我認識熱愛土地的台灣鄉親的堅毅臉龐,這是台灣最美麗的小人物風景,感動駿武、淑惠夫妻倆,也一樣會感動你。
相信看完這本書,會讓你徒步環島的勇氣與信心大增,原來不常運動的肉腳夫妻+四歲娃娃,還是可以完成超省錢的徒步環島行,不過更重要的是將還引領你我對生活態度、教養問題、城鄉風貌、環境與經濟的取捨等問題的深度思考。
本書特色
一、生命教育:向散落在各地的台灣人學習,感受最美麗的庶民風景
這趟環島旅行是名符其實的「homestay」,透過部落格與臉書的分享與號召,駿武一家三口的徒步環島旅程中的三分之二天都接受熱情接待,而這些歡迎他們投宿的家庭,竟多達五分之四都素昧平生。作者總是被這些滿滿的善意給感動與啟發,因為他們總是不多問什麼,就是主動設想,一種類似母親或知己好友才會給予的細微照顧。而沿途獲得的幫助更是多到數不清,加油打氣、禱告祝福、送水和面紙、送水果……,最讓人感念在心的是那頂傳統斗笠、防曬袖套、解渴的青草茶,都是恰恰好需要的物品。果真印證了「每個人都可能是我們生命的啟迪者」、「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」。
二、環境關懷:參訪台灣重大土地生態議題,主動向在地鄉親獻上關切
讓孩子經歷不同多元的環境很重要!因此,駿武、淑惠夫妻帶著小寶走訪了台灣頭、台灣尾的山林、風景、古蹟、藝文場館等地,同時也參訪爆發環境議題現場,例如了三鶯部落、竹北璞玉自救會、竹南大埔事件、通宵反愷盛自救會、反國光石化、台東美麗灣大飯店開發案、新北市貢寮反核等環境生態議題現場,向在地居民主動獻上關切解與瞭解,傾聽最真實的聲音,令人動容的是,不曾從當地住民口中聽到苦水。作者慶幸結識這些在地英雄,希望台灣生態環境悲歌就此停歇。
三、親子共學:玩很大的親子共學環島遊程,一步一腳印以身作則示範教養態度
教改熱血父母,專為幼子「小寶」設計一趟徒步環島之旅,因為坐車沒意思、騎單車太快,只有「走路」才是最適合親子共學的步調,走走停停中享受親情交流、深度了解所見所聞,當然更刻意走進台灣爆發環境議題現場。這親子環島共走共學主題,就是一趟父母以身示範向台灣人事物學習,孩子自主探索台灣的旅程。除此之外,一家三口行走台灣千里,全程花費約六萬多元,堪稱超省錢的環島之旅,但最重要的目地在於換取無價的生命體驗,向孩子證明金錢非萬能。
四、生命勵志:激勵你大膽去體驗生命的精采遊記,幸福就在開始改變的那一刻
不老騎士激勵人心,相信熱血教改父母攜四歲不到的幼子赤腳環島的瘋狂環島旅程,應該更能挑動你的壯遊念頭吧!書中紀錄一家三口親身聞到、看到、聽到屬於台灣味道、影像及聲音,帶領讀者親臨實境經歷環島洗禮,注滿對生活的勇氣與希望,繼續向前行。台灣得天獨厚,讓你我可以在這一生中,隨時背起行囊,走出屬於自己的土地之旅,創造這一輩子誰也奪不走的生命禮物。
- 【真心推薦】 遊學台灣,感受無價的生命體驗
-
【作者序】 生命中的兩個意料之外 張淑惠
-
從淚與汗水長出來的善與美 郭駿武
-
- 【寫在前面】 邀你走一段自己的土地之旅 郭駿武
-
環島走讀 用雙腳走台灣路,用心認識台灣人事物
-
☉環島規劃出爐!
-
☉早安台灣,環島去!
-
☉三鶯部落是家!
-
☉精準先生失靈了
-
☉良軒,老師向你道歉
-
☉有錢等於快樂嗎?
-
☉小寶長見聞,麻雀與米漿
-
☉農田出現大怪手
-
☉不捨又羨慕,但仍滿心祝福
-
☉通霄是我家,環保靠大家
-
《親子共學》分離篇:當媽媽必須上班時
-
《親子共學》陪伴篇:在大自然裡共學相伴
-
《親子共學》環保篇:童言童語談環保
-
-
環島共讀 定點共讀,邀在地朋友實踐走讀台灣精神
-
☉重現古早農村味
-
☉爸媽,我們回家了
-
☉結婚了,家鄉何在?
-
☉一路眾神庇佑
-
☉走過了,他鄉,像是故鄉
-
☉黃金蝙蝠與菜刀
-
☉一輩子的兩代交情
-
☉大廟興學
-
☉慢走氣派古都
-
☉轉角遇到愛
-
《親子共學》勇氣篇:非主流也可以是一種主流
-
《親子共學》態度篇:人生有無限的可能
-
-
環島慢走 樂活慢走,用心、身體、手腳、眼睛探索台灣
-
☉娃娃車爆胎了
-
☉可愛的老人家
-
☉奢侈舒適的一晚
-
☉種下希望之樹
-
☉要量力而為啊!
-
☉活在當下
-
☉要贊助環島行?
-
☉歡迎歡迎歡迎你!
-
☉三個女生的富足之夢
-
☉美麗海岸只值五十萬
-
☉太陽不會只照聰明的人
-
☉熱情接力賽
-
☉卡艱苦嘛ㄟ到
-
☉想要的可以不多
-
☉整晚聽海的浪漫夜
-
《親子共學》體諒篇:他四歲,他赤腳徒步環島
-
-
環島人情味 看見台灣最美麗的風景:濃濃人情味
-
☉就是很幸福
-
☉孩子,我們的快樂寶貝
-
☉爆紅
-
☉就快要回家了
-
☉當不打孩子的爸媽
-
☉走讀不盡的寶島
-
《親子共學》施受篇:台灣人,怎麼那麼好
-
《親子共學》教育番外篇:孩子可以這麼教
-
《親子共學》社會參與篇:心疼與顧慮之外
-
- 【後記】寫在徒步環島之後 郭駿武
- 【感謝】
- 出版地 : 臺灣
- 語言 : 繁體中文
評分與評論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