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人評分過此書

向大自然學設計─樸門Permaculture‧啟發綠生活的無限可能

出版日期
2011
閱讀格式
PDF
書籍分類
學科分類
ISBN
9789576966903

本館館藏

借閱規則
當前可使用人數 2
借閱天數 5
線上看 0
借閱中 0
選擇分享方式

推薦本館採購書籍

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,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

讀者資料
圖書館 國立臺南高商
* 姓名
* 身分
系所
* E-mail
※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
電話
※ 電話格式為 區碼+電話號碼(ex. 0229235151)/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
* 請輸入驗證碼
想知道如何在城市打造綠色景觀,成為自己的生活設計師嗎?
想要成為享受都市便利,卻又能不完全依賴自來水、超市食物的生活達人嗎?
想知道如何將一塊荒廢耕地,打造成生產力高的永續農園嗎?

  本書作者Peter是台灣第一位引進並實踐樸門的永續生活設計師。隨太太慧儀定居台灣近二十年,住過都市頂樓公寓,也住過遠離塵囂的鄉村,他們將現身說法與大家分享:如何透過觀察與互動、把問題看成正面的資源等原則,在公寓社區、鄉間農田涵養水源,營造沃土,自耕自食,與鄰居一起創造夢想生活;如何與雜草、動物作朋友,創造與自然共榮,食物垂手可得的永續農園。

  樸門永續設計.Permaculture

  「樸門永續設計」的英文「Permaculture」,是由permanent(永久的)、culture(文化),以及agriculture(農業)所組成的新詞。樸門的精神是巧妙運用自然、模擬自然,以永續的方式提供人們食物、能源,以及其他物質與非物質的需求。它是一套宏觀的設計系統,不僅能以友善地球的方法生產食物,更能引領人類設計永續的居所,小至陽台、屋頂、後院,大至社區、村落或一個國家,甚至無形的社群關係。

  1974年於澳洲興起後就席捲全世界,成為澳洲的重要出口智慧。其影響無遠弗屆,無論各行各業,市井小民、農夫、政府人員、教職等各行各業的人都能應用。創始人比爾.墨立森(Bill Mollison)更因而獲頒另類諾貝爾和平獎(alternative Nobel Prize, 1981)。

  本書是台灣首次將樸門三四十年來的創始過程、發展歷史、精神與核心倫理做出精闢的介紹,作者也將自身對樸門融會貫通的設計原則做公開分享,啟發你我與自然合作的能力與潛力,輕鬆學習這套具體可行的永續生活設計工具,幫助你我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!

【本書特色】

  1.一本落實永續生活的實踐手冊
  樸門是一套用來支持人類永續生活的設計系統,主要精神是模仿大自然的運作模式,運用來它設計環境與生活,無論是商業、法律、家庭管理、農業等所有的領域都能夠運用。樸門時時刻刻都在提醒,人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生活設計者、也是與萬物和諧共處的生態設計師,因此你我就是台灣、全世界能否轉型成為永續社會的關鍵人物。「世界改變,從自己開始!」

  2.樸門永續設計獨門know-how,讓農耕更輕鬆
  提供台灣農友、新都市農夫、有心想返鄉過田園生活的人,達成省力護地並享有豐厚收成的耕作之道。舉凡土壤重建、沿等高線集水、菜園地景規劃、厚土栽培、不翻土、不除雜草、家畜協力合作整地、堆肥製作及運用、用太陽能來烹煮食物、雨水收集、可食地景、在地飲食或種子保存等等獨道的樸門永續設計know-how,輕鬆又有效地收集地球難能可貴的陽光、土壤、水、植物,以及世代傳承的在地智慧,教你過更師法自然的永續農耕生活。

  3.打造永續城市的行動提案,讓都市生活又綠又有趣
  書中提出創造城市韌性的提案,舉凡將食物生產帶回城市,例如將小陽台、屋頂花園、都市公園等打造成可食用地景;提升城市的水源自主率,不再依賴從水庫而來的自來水;拉近人與人的緊密關係,例如社區照護及共學行動、以物易物的社區經濟制度等等,都將創造在地幸福感、大大提振在地經濟活力。

  4.粹煉樸門師法自然的15個設計原則,輔以國內外經典案例翔實解說
  樸門是一門與自然合作的設計學,也是一種能夠創造永續且循環不息系統的設計方式。本書整理出15個師法自然的樸門設計原則,幫助人類在實際生活中,應用可再生自然資源的設計。例如「把問題看成正面資源的原則」提醒的是,當生態系某種生物數量過多,一般作法是想辦法把問題物種去除,但當懂得與大自然合作,就會發現自然界的回應是大方增加其他的物種。因此,當遇到問題時,不妨視為一道有趣的謎題,並試著與自然合作解解看吧!

  5.作者是台灣唯一樸門認證講師,實踐並推廣樸門的權威
  作者孟磊是國際上認可的樸門永續設計專業設計師,同時是台灣第一位,也是目前唯一獲得樸門教師認證之講師。他走訪樸門的發源地澳洲學習,並親身見識樸門生態社區的魅力,將所學所聞實踐在生活和教學中長達十多年。另一位作者江慧儀具有十五年的環境教育專業經驗,在孟磊的耳濡目染下學習樸門永續設計。兩人在全台各地包括社區、農村、學校,已受邀將近500場環境相關教學與樸門設計課程。上過課的學員數千人,也是媒體經常邀訪的專家。

孟磊Peter Morehead

  1999年,在澳洲樸門永續設計研究中心完成樸門認證課程(Permaculture Design Course, PDC),之後在陽明山平等里應用樸門打造了風之谷家園。2006年,於美國完成樸門教師認證課程,成為台灣第一位受過樸門教師認證之講師。十年來,廣受全台的社區、農村、學校、企業等,邀約講授樸門永續設計。

  孟磊與慧儀共同創立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。他現為樸門永續設計專業設計師、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理事長。擅長系統性環境設計、土壤復育、有機農耕、被動式太陽能設計、適切科技研發等。

  孟磊大力推動生態城市、都市農耕,倡導在「在都市空間中收集陽光、水、土與在地智慧」的生態社區計畫,曾規劃博仲法律事務所屋頂生態園、參與台灣師範大學生態屋頂設計;倡議無消費日、社區貨幣等;近兩年重新投入農村,在台東籌設樸門學習基地,並為私人進行設計。十年來已教授近500場環境教育與樸門相關課程,邀請單位包括林務局自然中心系統、內政部宜蘭教養院、山水米有機稻場、各社區大學、教會系統、地方農會研習班等。

江慧儀

  1995年因緣際會走進環境教育領域,教授過上千場兒童、成人環境課程。從2000年起,在孟磊的耳濡目染下學習樸門永續設計。在2008年修畢樸門基礎課程後,為了學習多元的樸門教學方法,於2010年初前往夏威夷向北美第一代的知名樸門設計師取經。

  慧儀目前也是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常務董事、看守台灣協會理事。她擅長環境教育規劃、創意課程設計與教學法、能源教育與領導力課程帶領。近年,積極投入樸門永續設計的實踐、教學與設計。

  她曾任台北市青年社區規劃師講師與顧問、台北縣社區營造中心顧問、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「全校式經營能源教育計畫」總監、台北縣政府社區節能減碳改造計畫主持人、聖約翰科技大學兼任講師等。

  • 共同推薦/實踐「綠生活」必備的觀念與方法書 王順美、朱慧芳、林憲德、林黛羚、柯金源、陳亮全、黃淑德、賴青松
  • 推薦序
    • 一本拯救台灣和世界的指南/文魯彬
    • 樸門樹開的第一朵花/黃盛璘
    • 尋找樸門的旅人/褚士瑩
  • 作者序 照顧自己也照顧地球
  • 前言/尋找方向的旅人
  • chapter 1 當墨立森碰上洪葛蘭:樸門的緣起與發展
    • 一對師生,碰撞出全球的永續生活運動
    • 集自然與人文、傳統與現代大成的墨立森
    • 永續生活理論與實踐兼具的洪葛蘭
    • 樸門永續設計席捲全世界
  • chapter 2 以大自然為師:樸門的精神
    • 師法自然是樸門的活水源頭
      • 【樸門綠點子】社區貨幣制度正流行
    • 充滿模式密碼的【樸門樹】
    • 再生型設計讓萬物生生不息
      • 【樸門綠點子】將沙漠變成綠色果園的奇蹟
    • 什麼不是樸門永續設計?
    • 【樸門小百科】
      • 樸門永續設計的三個倫理
  • chapter 3 人人都是生活設計師:樸門的設計原則
    • 充滿自然智慧的樸門設計原則
      • 〔原則1〕觀察與互動
      • 〔原則2〕把問題看成正面的資源
      • 〔原則3〕以創意借力使力並回應變化
      • 〔原則4〕收集與儲存在地的能源
      • 〔原則5〕有效率的能源規劃
      • 〔原則6〕使用並珍惜再生資源與生物性的服務
      • 〔原則7〕系統中的每個元素可產生多種功能
      • 〔原則8〕系統中重要功能由許多元素來提供
      • 〔原則9〕將合理的相對位置整合起來
      • 〔原則10〕運用並尊重多樣性
      • 〔原則11〕應用自治系統並接受回饋
      • 〔原則12〕使用邊界生態及重視不起眼的資源
      • 〔原則13〕使用小而慢的解決方法
      • 〔原則14〕從設計模式到規劃細節
      • 〔原則15〕有勞有穫
    • 現在,就重新設計你的生活!
  • chapter 4 借鏡他山之石:實踐永續之夢的經典案例
    • 大衛的楓樹有機農園
    • 宜營生態社區
    • 羅賓的彩虹之境樸門鄉居社區
    • 羅賓的鴨嘴獸農園
    • 好的設計讓生活愈來愈輕鬆
    • 【樸門小百科】
      • 社區支持型農業
      • 羅賓在台灣播下的樸門種子
      • 用雜草來種菜的有機農園
      • 呢喃羽翼竹園的天然除草騾
      • 食物森林
  • chapter 5 風之谷家園:台灣的樸門鄉居實踐
    • 打造風之谷家園
    • 改造第一步:觀察與記錄
    • 改造關鍵:收集陽光、土壤、水等五大元素
    • 鄉居樂活:懶惰又認真的生活
    • 〔實踐行動一〕耕耘雞是菜園的好幫手
    • 〔實踐行動二〕厚土不翻土,土壤健康又平衡
    • 〔實踐行動三〕運用同伴植物,創造高生產力
    • 〔實踐行動四〕肥水不落外人田,循環零廢棄
    • 〔實踐行動五〕讓水慢下來,好好收集並善加利用
    • 〔實踐行動六〕與太陽共舞,運用在地能源
    • 〔實踐行動七〕從菜園到餐桌
    • 鄉居生活中的好朋友
      • 〔鄉居心得一〕地上爬的、天上飛的,都是好朋友
      • 〔鄉居心得二〕長者的智慧,受益又受用
    • 樸門永續設計有助於維繫五大元素
    • 【樸門小百科】
      • 覆蓋物有哪些功能?
      • 厚土種植法DIY
      • 如何設計植物社群?
      • 將太陽能烹飪原理應用在都市空間
  • chapter 6 在城市輕鬆擁抱綠生活:台灣的樸門城市實踐
    • 不用逃離城市也能一圓田園夢
    • 我心中的永續城市
    • 城市轉型運動就從你我開始
      • 〔綠生活提案一〕善用屋頂、陽台、畸零地生產食物
      • 〔綠生活提案二〕提升城市水源自主率
      • 〔綠生活提案三〕用零廢棄概念創造新資源
      • 〔綠生活提案四〕漸進營造循環型的大樓與集合式住宅
      • 〔綠生活提案五〕用合作編織城市生活的無形網絡
    • 從「小」開始
    • 從當下開始!
    • 讓城市也成為永續樂土
    • 【樸門小百科】
      • 雨水回收DIY
      • 啟動小而美的照護、共學行動
  • 附錄一:樸門分享
    • 善用舊材料的創意改造專家/只要有心,處處都是耕地/農場生態平衡,成果人人驚豔/向自然學習,追求更整合的生命
  • 附錄二:樸門永續設計的相關課程及活動

評分與評論
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
幫助
您好,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?
使用指南

客服專線:0800-000-747

服務時間:週一至週五 AM 09:00~PM 06:00

loading